凤凰网大湾区讯 9月23日至25日,“中西文明互鉴:数智化国际传播暨公共关系学全球化教育论坛”在广州南方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广州南方学院主办,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学界与业界的多位代表,共同探讨公共关系教育与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图:广州南方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
在开幕式上,广州南方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表示,面对数智浪潮与全球化变局,高等教育应从“数智化”和“国际化”两个维度出发,重塑教育理念与实践,培养既能驾驭技术又具人文关怀的人才。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大力指出,中国制造业产值已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公共关系市场规模跃升至世界第二。中国制造业和公共关系市场的持续增长,对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
广州市从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柱则分享了从化区如何在“做得好”的基础上致力于“讲得好”,通过打造“从都国际论坛”、“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等世界级IP矩阵,并融合传播思维成功地将从化塑造为“世界级生态会客厅”。
图:论坛嘉宾、志愿者等合影留念
在主旨演讲环节,嘉宾们提出了多种前沿探索:明思力(中国)高级副总裁仲佳伟创提出“3C叙事模型”,主张通过讲述“本土方案应对全球挑战”;中山大学谭昆智结合原创音乐剧实践,展现了学术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则分享了数字化课程体系与实践导向育人的路径。
圆桌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公共关系的核心价值展开讨论。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孟雷强调,尽管技术日新月异,公共关系的本质仍是“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形象管理”;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公关从业者应坚持“消费者利益最大化”原则,以保持行业公信力;企业与协会代表则从行业实践与国际传播角度提出了“深耕垂直领域”“文化转译”等观点。
在研讨会环节,与会者进一步探讨了AI等新技术对公共关系教育与行业的影响。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天祥介绍了“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塑形象”的办学思路,强调以真实项目驱动实践教学;业内专家分享了“故事思维”“智能工具赋能”等案例,指出有效的国际传播应基于真实、共情与共同价值观。
此次论坛为公共关系教育的数智化与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方向,也为高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带来新的思路。
(通讯员:蔡宝婧)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