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安“一窗通办”提速,便民服务护航十五运
大湾区
大湾区 > 要闻 > 正文

广州公安“一窗通办”提速,便民服务护航十五运

“好犀利!真系一个窗口就可以搞掂晒!”8月18日,在广州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综合大厅“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的市民王先生感叹地说。原来,“一窗通办”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其身份证等个人证件也即将期满,便主动询问是否考虑同时更换,并表示还可以同时办理出入境、户政等业务。随后,王先生在现场自助拍照设备拍摄“三码合一”业务相片,并在同一窗口顺利完成了以往需要跑3个公安业务大厅窗口才能办理的业务。

广州公安“一窗通办”提速,便民服务护航十五运

王先生高效办事体验的“一窗通办”正是2025年广州法治建设主题宣传月活动结出的最新果实。为了让更多市民切身感受法治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广州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实现了从“专科窗口”到“全科窗口”的民生实事改革。其实,不仅在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综合大厅,各区公安政务服务大厅“一窗通办”综合窗口也可以一次性办理多警种业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办理不同警种事项“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截至2025年8月,市、区两级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共建成“一窗通办”综合窗口74个,同比增长76.2%;进驻“一窗通办”高频事项共1901项,初步实现了“进一扇门、取一个号、找一名警察、办一串事”的工作目标。

改革推动 把握公安政务服务升级“新契机”

2021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广州公安明确了“建设涉及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公安服务综合窗口,实现‘前台综合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改革目标,打破以往“一事一预约、一窗办一事”的现状,于2022年9月建成“广州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综合大厅”及“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同时,各分局参照市局模式,同步推进区级“一窗通办”改革工作。

该改革项目纳入“2023年广州市十件民生实事”并通过市人大常委会验收。此后,经过近2年的持续优化提升,今年1月,在全市164个参评改革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广州市第二届“最具获得感”改革案例。

广州公安“一窗通办”提速,便民服务护航十五运

重构体系 推动窗口服务实现“新跃升”

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多、种类杂、数量大,不同警种业务之间差别较大,在推动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过程中,如何实现工作人员、警种业务以及受理设备的“有机融合”,是重点也是难点。广州公安积极整合公安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资源,锚定“一张清单+四个融合”的改革思路,全面重构服务体系,即通过推出一张可办事项的标准化清单,融合“人员、权限、设备、系统”四个要素,努力实现“一扇窗”可办“一揽事”。

一是精准筛选高频事项,提升服务精度。全量梳理市、区两级2600余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推动市级152项、区级159项事项进驻综合窗口。其中,围绕“十五运”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满足运动员、游客等可能存在的办证需求,广州公安于今年5月梳理了13项个人高频事项进驻市、区两级“一窗通办”综合窗口。二是自主研发集成受理终端,提升服务速度。为解决不同警种业务受理所需软、硬件不匹配、不兼容的难题,广州公安立足多警种业务综合受理需求,对统一受理方案技术难点进行攻关,自主研发集成高拍仪、扫描仪、评价器等13种外接设备的“一体化”采集受理终端,为实现业务高效流转提供保障。三是便利群众预约取号,提升服务力度。对此前区分警种的取叫号系统进行一体化改造,优化派叫号规则,实现统一叫号、智能分流,缩短办事群众的轮候、办理时长。同时,针对原按照警种业务设置的预约系统,开展多警种网上预约系统综合化改造,在广州公安门户网站电脑端、移动端同步开发“一窗通办”预约渠道,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互联互通。四是打造“全科型”审批队伍,提升服务温度。遴选140余名具有窗口工作经验的精干警力,通过开展多警种交叉业务培训,组建综合窗口前台受理及后台审批团队。今年以来,市、区两级“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已办理公安政务服务事项45.6万余件。

拓宽渠道 推出群众便捷办事“新体验”

近年来,广州公安按照“一窗通办”扩容提质工作路径,通过统一设备投放、规范外观标识,在全市24个派出所及社区警务室精心打造警务自助服务专区样板,进一步丰富市、区、镇(街)三级警务自助服务体系,满足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目前,在全市繁华商圈及边远农村地区共布设警务自助设备923台,建成警务自助服务专区47个,为群众提供治安(户政)、交管、出入境等高频事项“就近办”“家门口办”便捷服务,实现“一窗通办”服务延伸。今年上半年自助终端办理量413万余件,同比增长53.8%。同时,广州公安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渠道,精心选取城郊接合、位置偏远地区派出所开展试点,通过赋能多警种业务自助服务终端、扩容窗口政务服务事项、优化业务办理指引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安政务服务。

广州公安“一窗通办”提速,便民服务护航十五运

暖心为民 打造公安优质服务“新标杆”

办证窗口是直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检验“一窗通办”服务成效的重要平台。广州公安围绕务实、高效、便民的服务宗旨,推出“一窗通办”“六心”工作法——热心省心、暖心舒心、贴心用心,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全力打造“一窗通办”改革“广州样本”。同时,为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举措,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办事停车难、高峰期办证时间长等问题,广州公安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推动增设临时泊位200多个,盘活既有停车资源,缓解办事群众“停车难”问题;在寒暑假期、新生入学前期等业务证件办理高峰期推出窗口“5+X”延时服务,受理时间延长至夜间20时。今年以来,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综合大厅“一窗通办”综合窗口收到“平安厅(局)长”信箱、12345热线等渠道的群众实名来信来电表扬130余件。

“精彩十五运 公安在行动”,广州公安将始终坚持把推进“一窗通办”改革作为优化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围绕丰富可办事项、增加综窗数量、延伸服务渠道等维度,全面提升“一窗通办”改革成效,持续擦亮“公安服务 广州态度”品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