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青出于南”香港南沙人才交流会暨香港科技大学“南沙日”推介活动,在香港科技大学清水湾校区举行。南沙与香港8所顶尖学府的高校师生齐聚一堂,现场推介全国首个青年人才发展全周期增量政策,为香港青年送来“大礼包”, 共绘南沙与香港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平台,服务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国家赋予南沙的重大使命。近年来,南沙坚持服务港澳初心,围绕“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南沙所能”,不断拓展与港澳合作的广度深度,日益成为一座洋溢着港澳元素、国际特色的青春之城、活力之城、追梦之城。
图: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伟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谢伟表示,香港青年朋友青春飞扬、未来可期,既了解香港又熟悉内地,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动力,是推动南沙与香港联动发展的“最佳拍档”。“欢迎各位在港青年朋友们以南沙为平台舞台,与我们双向奔赴,拍硬档、一齐上,携手在促进粤港合作、共建大湾区中绽放精彩人生。”
人才新政为港青搭建逐梦最佳舞台
南沙与港澳同根同源、同气连枝,以霍英东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香港爱国人士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鼎力支持南沙大开发,见证了南沙与香港合作的深厚渊源。南沙与香港的关系,也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坚、历久弥新。
为了与香港北“上”相呼应,南沙也频繁推出政策礼包,积极南“迎”香港。
近期,南沙推出了“图南筑梦”行动2.0版本——广州南沙“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这也是全国首个青年人才发展全周期增量政策。
谢伟介绍, “青出于南”计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南沙将以最大力度、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服务,支持全国大学生群体来南沙追梦圆梦,加快将南沙打造成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始发地、安居乐业的幸福地、人生价值的实现地。
“青出于南”计划包括英才启梦、英才寻梦、英才筑梦、英才追梦、英才圆梦五大行动,从游学、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推出具体举措,致力于为青年人才搭建起勇创未来、逐梦青春的南沙舞台。
英才启梦行动。南沙将策划“未来科技产业行”“港澳融合研学营”等研学活动,来南沙游学、求职的港青可享受最高15天的免费住宿。
英才寻梦行动。南沙将推出“图南·展翅计划”,提供南沙重点企业、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等单位的高质量实习岗位,实习生可享受免费住宿,还有每人每月1000元的实习补贴。
英才筑梦行动。南沙将持续扩大海内外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招引规模,联合区内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推出一批高质量就业岗位。
英才追梦行动。南沙将打造涵盖衣食住行的创业社区,提供免租办公场地、人才房,还有贯穿创业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务。择优为创业团队提供10万到30万元的创业支持,对有一定基础的创业团队提供最高200万元的经费支持。
英才生活圆梦行动。对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南沙将提供连续30个月、每月1000元、2000元、4000元生活补贴。对来南沙就业创业的应届毕业生,准备了1年免租人才房、2000元一次性购车补贴和每套3万元的首次购房补贴。
“各位青年朋友们,你们朝气蓬勃、热情洋溢,就如南沙一样风华正茂、前途无限。”谢伟表示, 南沙将从每一件实在小事做起,让更多的年青人,在南沙工作有奔头,生活有盼头、创业有劲头、发展有看头、精彩无尽头。
港青为南沙一揽子新政点赞
本次推介活动吸引了超百名香港高校学生现场参与,许多香港高校师生纷纷点赞南沙青年人才新政,不少人现场表达了往南沙扎根发展的期许。
“我们从刚才的活动了解到南沙许多的青年人才政策,针对青年不同层次的需求提供了许多政策优惠、补贴,我觉得力度非常大,在整个大湾区都是非常好的政策。”徐小计是港科大跨学科学院的在读研究型硕士生,此前与团队在香港创立了初创公司,主要研制地面安装机器人方向。“最近我们希望再去一趟南沙环港科广创新区考察,进一步了解南沙产业政策、对接场地需求,寻求落地南沙的机会。”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系研究助理教授赵青蓝,曾于2022年在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从事产业化的研究,并参加了当时港科大举办的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参赛过程中,团队得到了来自霍英东研究院、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也我们有机会去接触更多的投资人,推广我们的研究事业。”
“香港和大湾区正处于越来越融合的趋势,近年来内地也在持续放出许多政策来吸引香港优秀青年到地发展。”听完今天的政策推介,赵青蓝表示,南沙的人才优待政策非常吸引人,能让港青得到许多实在的优惠。
“我本身是中山人,南沙离家很近,对我来说是很比较亲切的地方。”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与校友联会学生主席刘俊杰表示,在现场听取南沙英才汇聚行动计划后,他感到颇为振奋。“从创业就业的政策,到衣食住行的扶持,还有各类培训孵化资源的倾斜,都很适配我们青年,未来很愿意去南沙发展事业,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香港青年有兴趣前往南沙发展。”
近年来,南沙围绕青年人才引育不断放出奇招,以真诚实意、真金白银支持有志青年创新创业,持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与更多年轻的人共赴梦想。
成立于2022年的南沙香港服务中心,由开发区管委会设立,由南沙开发区港澳办主管,负责畅通南沙与香港各界的沟通交流,推动政府服务、项目对接、人员交往前移。
“我作为香港恒生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推动香港恒生大学在南沙设立了办事处,即将在下个月5月正式开幕。”广州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联络官张江亭表示,办事处将围绕南沙和香港在青年就业创业、研学、课程培训等领域展开合作,欢迎大家到时前往参观交流。
“双城故事”持续演绎一国两制新精彩
从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南沙资讯科技园,到南沙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启动运营,再到出台“港澳青创新十条”政策,累计孵化超过1000个港澳青创项目……近年来,南沙与香港在科技创新、人才流动、产业融合等领域产出一系列成果。
交通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愈发密切了两地的交流联系。
本月起,南沙庆盛高铁站新增3趟往返香港班列,南沙每天往返香港的高铁达12趟,实现早中晚全覆盖,最快35分钟可到达西九龙;水运方面,南沙客运港出发1小时可到达香港中港城、香港国际机场,以南沙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正加速形成,为港澳青年、港澳企业通达湾区、链接世界提供最便利交通条件。
创新资源流动的“软衔接”,进一步加强了两地的协同发展。
当前,南沙正加快打造南沙科学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载体和设施,与港澳携手建立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港科大(广州)等平台载体,率先实现科研物资、数据、资金跨境流动,加快建设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布局建设15个青创基地吸,引入驻超1100家港澳台侨项目。
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优质生活圈,让两地居民愈发“心联通”。
民心港人子弟学校采用香港学制和香港教材,建成和在建的6所三甲医院均达到了大湾区的顶尖水平,港式国际化社区加快建设,实现港澳居民在南沙看病“有港医”、治病“有港药”、报销“有港险”,营造了“港人熟悉、多元融合”的发展环境。
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香港科技大学是南沙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更是两地协同发展的精彩缩影。
图: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内地事务)童彭尔
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研究)童彭尔教授表示:“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南沙的成长。作为港科大拓展版图的重要一步,南沙不仅承载着我们的创新梦想,更承载着港澳青年拥抱祖国广阔天地的无限可能。”
童彭尔衷心祝愿,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让更多港科大的同学了解南沙。“也希望未来,港科大能够与南沙继续携手并肩,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产学研融合,共同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才俊。”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